人工智能的成长,一方面有待认知神经科学的突破和研究方法论的进步;另一方面需要切实应用的反哺以发现问题继而反思。本书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以书法创作的形象思维模拟和进入应用的计算机辅助心电图分析这两种“心迹”的计算为实例,阐述思维过程模拟、经验知识挖掘等。
目录
引言 心迹何处
参考文献
1 人工智能万水千山
1.1 神妙智慧
1.2 乐观预言
1.3 风云人物
1.4 人机结合
1.5 双向对行
本章结语
参考文献
进一步阅读资料
2 思维过程扑朔迷离
2.1 逻辑悖论
2.2 选择决策
2.3 归纳预测
2.4 形象思维
2.5 辩证思维
本章结语
参考文献
进一步阅读资料
3 经验知识举足轻重
3.1 常识经验
3.2 隐性知识
3.3 惯性记忆
3.4 直觉训练
3.5 知识工程
本章结语
参考文献
进一步阅读资料
4 心电图谱见微知著
4.1 整体判读
4.2 症状诊断
4.3 分类融合
4.4 开放数据
4.5 任重道远
本章结语
参考文献
进一步阅读资料
5 机器书法浮光掠影
5.1 八分八变
5.2 习碑习帖
5.3 创作创新
5.4 变形变体
5.5 见仁见智
本章结语
参考文献
进一步阅读资料
6 科技艺术若即若离
6.1 真谛美感
6.2 坦言音乐
6.3 森罗文艺
6.4 道说绘画
6.5 似是而非
本章结语
参考文献
进一步阅读资料
结语 计算困境
参考文献
书法图片来源
附录
附录1 思维的系统观———思维系统
附录2 过程性知识和描述性知识
附录3 混沌神经元、递归结构与卷积神经网络计算举要
附录4 毛笔难倒电脑
附录5 切脉模拟途径
后记